.

颈椎病针刀治疗要点和入路层次

本       肩胛提肌甚重要,肩背负重常受伤;上至四个颈横突,下至肩胛角上方。9.菱形肌:大小菱形紧相连,同附肩胛内缘边;大菱胸四棘韧带,小菱六七颈棘间。10.背阔肌:大而有力背阔肌,稳固下背与上臂;下连六胸和腰椎,上支合束大圆肌。11.大圆肌:小圆大圆胛背落,辅助冈下和背阔; 内至肩胛骨下角,外与背阔成肌束。12.三角肌:三角肌覆肱骨头,力量巨大臂上走;内至锁外肩峰缘,外至肱骨中上段。13.冈上冈下肌:冈上肌和冈下肌,同为上臂作贡献;内至冈上冈下窝,外至肱骨大结节。14.肱二头肌:肱二头肌分长短,盂上粗隆连长头;短头连接喙突嘴,下至桡骨粗隆走。15.肱肌:       肱肌上臂居屈侧,功能屈肘须明白;上至肱骨前表面,下至尺骨冠状突。-16肱三头肌:肱三头肌肱骨后,盂下结节连长头;外后表面短头接,远下尺骨至鹰嘴。-17喙肱肌:前臂外侧喙肱肌,三重关系须牢记;近连肩胛喙突头,远至肱骨内中间。18肱桡肌:前臂重要肱桡肌,杠杆作用有力气;近至肱骨外上嵴,远至桡骨茎突底。19桡侧腕伸肌:桡侧长短腕伸肌,腕部稳定与伸展;近至肱骨外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20.尺侧腕伸肌:两头尺侧腕伸肌,一连肱骨外髁面;第二连接尺骨头,远至第五掌骨底。21.指伸肌:小指肌和指伸肌,连接四个指骨腱;近至肱骨外上髁,远伸指骨背侧面。22.掌长肌:前臂屈曲掌长肌,唯一浮于腕带面;近至肱骨内上髁, 远至腕带掌筋膜。23.桡侧腕屈肌:前臂桡侧腕屈肌,屈曲腕部并外展;近至肱骨内上髁,远至二三掌骨底。24.尺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两个头,下至掌骨和豌豆;肱骨头接内上髁, 尺骨头连鹰嘴后。25.竖脊肌:竖脊背部起肌群,三组肌肉护平衡;髂肋肌居最外侧,长肌棘肌居内宫。26.多裂肌:多裂脊柱两边排,犹似支柱甚强大;下至骶骨和韧带,上至所有椎脊突。27.腰方肌:腰方肌在筋膜下,协调腰肌作用大;下至髂嵴腰横突,上至腰椎十二肋。28.腰大肌:       重要肌肉腰大肌,下连小转与髂肌;上至十二胸椎体,五个腰椎皆相连。29.臀大肌:强健有力臀大肌,覆盖臀中和小肌;上至骶骨骶尾后,下入筋膜股骨边。30.臀中肌臀小肌:中肌小肌上下连,面上覆盖臀大肌;上至髂后两线间,下至大转子侧面。31.梨状肌:梨状肌在髂骨后,稳定髋部并外旋;内至髂骨大切迹,外至大转子上缘。32.股四头肌:内外中直四头肌,分附大腿股骨前;下越膝盖至胫骨,上面长短各不齐。33.缝匠肌:膝上斜走缝匠肌,常会影响梨状肌;下至胫骨内侧缘,上到髂前上棘边。34.半腱肌半膜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内旋屈膝有意义;下至胫骨内侧后,上至坐骨结节底。35.股二头肌:股二头肌分长短,下方连至腓骨头;长头连至坐骨结,短头粗线外侧缘。36.阔筋膜张肌:阔筋膜肌股外侧,屈收内旋动髋骨;上方连至髂前棘,下面嵌入髂胫束。37.胫骨前肌:胫骨外侧有前肌,直下跨越小腿前;上至筋外骨间膜,下至内楔距骨底。38.腓骨长肌:腓骨外侧腓长肌,直下小腿外侧面;上至腓外胫外髁,下至内楔跖骨底。39.腓肠肌:腓肠肌在小腿后,敏感肌肉分两头;上连股骨内外髁,下入跟腱跟骨后。40.比目鱼肌:腓肠之下比目鱼,足跟疼痛激发点;上有多头连胫腓,下与腓肠入跟腱。

颈椎病针刀治疗要点和入路层次1颈椎病针刀治疗要点:

(一)、肌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肩胛提肌,C2棘突旁,或颈固定肌群(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用针刀斜刺术效果好,且安全无痛。

(二)、动脉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椎枕肌、腱弓、环枕后膜,C2关节囊;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固定肌群、项韧带及颈背筋膜等;

(四)、脊髓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颈固定肌群、项韧带、某一压迫节段关节囊、并辅以动态牵引、营养神经药、扩血管药;

(五)、交感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或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

(六)、肩胛提肌、C2棘突旁是颈椎病治疗最常用点,该处成人80%以上均有损伤(侧卧不用枕为最佳治疗姿势);

(七)、针刀治疗颈椎病功用应该占70%,而手法整脊,适当用药占30%,针刀医师必须学会整脊术;

(八)、不要忽视颈椎保健枕、两侧耸肩睡和颈椎保健操的三大要点,因为预防颈椎再损伤比治疗更重要。

1颈椎针刀入路要点:

1.棘突正中:碰到坚韧的项韧带即切刺,不一定到骨面,可横切。

2.棘突旁:后正中线旁开1.5-2.0cm,多为斜方肌、头夹肌、横突棘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损伤点。斜向内侧朝棘突旁骨面方向切刺,或垂直于椎板、关节突骨面逐层切刺,不强求到骨面,落空感即止。

3.关节突:后正中线旁开3-5cm,颈部肌肉最薄弱处,针刀与关节突骨面垂直逐层切刺,先松解浅层的肌筋膜,再达关节突骨面,松解关节囊、并可沿关节突的骨面向内外铲切。

颈椎关节突后外侧方入路依据及安全性:如图所示:颈椎椎板之间的间隙较大,而位于椎板外侧的关节突呈叠瓦状排列,并呈一与皮肤平行的弧面,上下关节突有关节囊连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时,此处肌肉较薄,很容易触及关节突骨面。所以从关节突的弧面进针既能轻易到达关节突骨面,又不易进入椎管。

4.横突后结节: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后后缘可扪及C6横突后结节,从乳突至C6横突做一连线,在此连线上,从乳突尖一一往下扪,可摸到各颈椎的横突后结节。侧位,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

5.横突前结节:横突后结节往前约1.5cm处,大都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侧位或仰位,针刀与横突尖骨面垂直逐层切刺。

注意:横突前、后结节均应逐一摸清定准,进皮后先逐层切刺肌筋膜,再探索轻摆进针达横突骨面后小幅度切刺,刀口线始终与人体纵轴平行。

颈椎横突侧方入路依据和安全性:颈椎横突较短小,位于关节突前方,与关节突几乎是在一个矢状位上,所以很难保证从后位入路针到的是横突。而侧卧位横突更容易暴露、触及。

颈椎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绕行于椎动脉后、外侧方,其前支出横突前、后结节之间的脊神经沟往前下,椎动脉其实被神经根包绕保护,侧位针横突后结节,针刀若要刺到椎动脉必须先过神经根这一关!而前结节只要针刀往后外侧方靠,也不会刺中椎动脉。所以,术前精确定位,术中轻巧操作,是不会损伤椎动脉的。

6.椎枕区(颅底枕骨上下项线之间)浅层:由内向外分别有项韧带、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胸锁乳突肌附着深筋膜:有数条往上的皮神经穿行而过,由内往外分别是:第三枕神经、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在穿行(出)椎枕部时容易受到来自椎枕部紧张挛缩的肌腱、筋膜的卡压、刺激深层下项线:枕下肌群止点,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三肌围成枕下三角,椎动脉在此过C1后弓椎动脉沟进入枕骨大孔,椎枕肌的损伤,寰枕、寰枢关节的错位,容易卡压、刺激椎动脉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眩晕。

上下项线之间由后正中线至乳突分成三等份,临床上发现:中内1/3交界处和中外1/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损伤点。解剖层次:浅层:前者相当于斜方肌的外侧缘,有枕大神经穿出,后者相当于头夹肌的内侧缘,有枕小神经穿行,乳突部有耳大神经穿行。而上述三神经与额颞部的眶上神经和颞神经有着广泛的交通支,椎枕部肌群的损伤,常可卡压或刺激这三条神经,引起额、颞、枕部的疼痛。深层:前者相当于头后小直肌的止点,后者相当于头后大直肌和头上斜肌的止点。

所以,上下项线之间(包括上下项线)中内1/3和中外1/3交界处、C2棘突旁、C1横突、C2/3关节突是头痛、眩晕的首选治疗点。上下项线之间针刀操作: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垂直于颅底骨面方向逐层切刺,不横切。

最新讲课(7小时)-治疗操作视频(30小时)光盘元包邮

-10-15

学习后既能提升自己技术水平

刃针松解浅筋膜疗法--当面见效---立竿见影

最新讲课、讲义资料、颈肩腰腿疼痛、膝关节炎等治疗操作视频等等一应俱全。播放更清晰流畅。学习后一定会颠覆你的理念—更新你的思路。

购盘后再来现场观摩学习,购盘费用元抵充学费。(由于相同金额的汇款不好分辨客户,因此汇款时可上下浮动0.1元)

DVD光盘版,采用台湾产母盘设计,元快递包邮。有问题包退换。

购买请联系本群群主--郭主任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zz/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