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症,八成患者不必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大体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骶管滴注治疗,理疗,针灸、推拿以及药物等。一般来说,80%的患者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都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腰疼VS腿疼不分“先来后到”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下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腰骶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有90%的人在一生中都有过腰痛的体验。腰痛的年发病率约15%,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随年龄增大,L3~4、L2~3发生突出的危险性逐渐增加。患者多有弯腰劳动或者久坐史,首次发病常在半弯腰持重或突然扭腰动作过程中发生。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1.腰疼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主要症状,腰痛可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在腿痛同时或之后出现。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腰椎间盘突出之前即可出现腰痛症状。多数腰痛的病人卧床休息或减少活动后疼痛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常有反复发作的腰痛病史,在日常生活中稍有劳累和受凉,即会诱发腰痛。80%的病人腰痛发作的间歇时间为3个月至3年,每次发作持续3天至3周。

2.下肢痛

大多数下肢痛为坐骨神经痛。由于多数病人腰椎间盘突出发生于下腰部,所以临床表现常有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直到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多表现为一侧坐骨神经疼痛。

3.腰部活动受限

大部分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弯腰受限最明显。

4.下肢感觉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可有一侧下肢的麻木,区域随受压神经根受累区域分布。病人自觉下肢发凉、无汗或出现下肢水肿,俗称“老寒腿”。

5.跛行

即步行过程中,疼痛一侧的腿,支撑重力的时间缩短,表现为“一瘸一拐”,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步行恢复正常。

6.肌肉麻痹

腰椎间盘突出较重,腰神经根受压严重者,常伴有患侧下肢的无力,以趾背屈肌力减弱多见,表现为大踇趾翘不起来或力量下降。腰4~腰5椎间盘突出,可表现为足下垂。

7.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当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时,患者可有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这在临床上叫马尾神经受压症状,但非常少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腿痛,但症状相似的疾病有几十种,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的疾病范围相当多。包括先天性疾病,脊柱裂、腰骶部移行椎、椎弓峡部崩裂及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损伤性疾病,包括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棘上韧带损伤、腰椎间小关节滑膜嵌顿、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等;退行性疾病,包括退行性小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等;炎症性疾病,包括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和纤维肌痛综合征及肿瘤性等疾病,比如腰骶部的转移性肿瘤、椎管内肿瘤。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出现腰腿疼等症状,医院进行就诊,明确诊断,正确治疗。

是谁伤了你的小蛮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单一或多个因素的作用导致的。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类:

1

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这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原因。腰椎间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活动中承受了较大的应力和负荷,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供逐渐减少,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椎间盘的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包括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下降、弹性减低等,从而使椎间盘本身的抗损伤能力降低,纤维环易破裂。

2

各种损伤因素

这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根据损伤的不同类型,大致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慢性损伤多由长期较弱的累积性损伤引起,如反复的弯腰、负重、扭转等。与扭转相关的职业,举重运动员,长期高强度体力劳动者,长期弯腰工作者,尤其是蹲位或坐位如铸工和伏案工作者,职业性全身振动(如汽车司机、摩托车骑手)者易患本病。急性损伤多见于急性腰扭伤及外伤,如长时间的弯腰后突然将腰直起,臀部着地摔倒等,这些外伤发生时椎间盘髓核瞬间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纤维环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导致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在破裂的部位突出。

3

遗传因素

和大多数其他复杂性疾病一样,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了多种可遗传的危险因素,包括身高、体重指数、骨密度、血脂水平等。有色人种本病的发生率较低。

4

心理因素

长期厌烦、焦虑或紧张,有恐惧心理的人群,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高。

5

怀孕

怀孕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应力,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因此怀孕期间,部分孕妇会出现腰痛,甚至腰痛伴下肢疼痛。

6

环境因素

季节、天气、地域等。例如寒冷和潮湿易引起腰背肌肉和筋膜痉挛,毛细血管收缩,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足;淋巴回流受阻,代谢产物堆积,致痛物质增加,产生疼痛。

7

其他原因

肥胖、基础疾病的影响、某些不良站及坐姿等,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可通过影响椎间盘组织的代谢加速其退变等。

腰不好可能是烟酒的错

吸烟喝酒对于许多人都是很普通的事情,然而从医疗角度讲,看似平常的吸烟喝酒可能恰恰对你的腰造成了不良影响。那么,烟酒又是如何伤腰的呢?该如何避免椎间盘发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呢?

首先,椎间盘营养由其周围血管提供。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影响溶质运输率,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椎间盘,代谢物质不能排出。长此以往将导致椎间盘营养不足,细胞功能不良,细胞内酶的降解促进椎间盘退变。烟中的尼古丁还可影响吸烟者的免疫系统,吸烟者多有白细胞、T细胞等升高,髓核中的蛋白多糖本身是抗原,可刺激自体免疫反应导致早期椎间盘退变。

另外,吸烟还会引起咳嗽,咳嗽时腹压迅速增加,进而导致腰椎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椎间盘退变,促使或加大椎间盘的突出,压迫神经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有的人原来可能就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没有症状,经常咳嗽,便诱发了腰腿痛,进而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有的患者是在腰腿痛急性发病期,吸烟后导致咳嗽,从而加重症状。所以吸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原因和加重因素,为了身体健康,尽量不要吸烟。

除了咳嗽还有打喷嚏,它同样可以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机理相同。腰不好的人,在打喷嚏时,应尽量采取保护措施,也就是仰头打喷嚏时,同时双膝屈曲,或双手迅速抱腹,让迅速增加腹压的力传向下肢或双手,以减少对腰椎管内压力,从而减少或减轻腰椎间盘突出。

说完吸烟再说说喝酒。很多人认为,酒能活血化瘀,因此腰疼时喝点酒应该有好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腰椎间盘突出发病时,一般来说不是腰痛就是腿疼或麻,或两者都有,主要在于椎间盘突出后向后压迫硬膜囊或神经,增加椎管内压力,导致神经根水肿粘连。酒有活血之功效,但量大时,酒的代谢产物是乳酸,会影响神经根水肿的代谢,不利于水肿消除,如果量小,则起不到活血作用。而且酒本身就会损伤周围神经,长期饮酒会出现肢体的麻木无力,导致椎间盘突出患者坐骨神经损伤加重,所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时尽量不要饮酒。

骶管滴注疗法有助缓解腰疼

骶管滴注疗法是把一定剂量的神经细胞营养液通过骶管输入到腰椎、颈椎,直接有效地作用于病变部位,对粘连组织进行“液体分离”消除组织痉挛,恢复神经功能,从而有效的减轻腰痛、腿痛、腿麻等症状。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膨出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间盘突出、腰、骶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陈旧性骨折、风湿及类风湿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管狭窄症等。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每隔15-20天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

好了伤疤别忘疼防复发不能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主要是各种可控危险因素的预防,以减少相关症状的发生。

1.避免受凉、受累。

2.保持正确的姿势与体位

(卧姿、坐姿、站姿等)。转移、搬运物品时要注意减轻腰椎的受力,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或加重。有效维持腰椎的稳定性,是日常生活中防治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重要内容。行走时身体重心的移动要平衡,不要左右摆动过大;劳动时尽量少搬重物,必须搬运重物时要将重物和上肢的负荷落到两脚之间,以使脊柱处于伸直位,身体达到平衡状态。与该病有关的职业人群要定时站起来活动腰部,避免久坐和长时间工作与驾驶。

3.注意环境因素影响。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的舒畅与平稳,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积极防治各种基础疾病。同时加强腰部保护,包括防寒、保暖和防潮等。

4.坚持正确的锻炼方法。

通过锻炼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力,可改变和纠正腰椎的异常力线,增强腰椎稳定性,活动椎间关节,恢复腰椎活动度,改善不良姿势,提高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

5.功法预防复发。

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hl/11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