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肩胛肌下端附着于肩胛骨内上角,位于肩胛冈内上方的脊柱缘上。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出现肩胛骨内上方痛;由于此肌上端附着于C1~4横突尖,多会伴有枕骨旁痛;并向上前方传导引出太阳穴痛等。单侧病例的太阳穴痛俗称“偏头痛”。双侧严重病例除上述症象外,在坐位看书或看电影时常难以坚持10分钟,否则症象就会增重,常需用双手托住下颌,支撑头部重量方能减轻征象。
检查方法:检查者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住肩胛骨内角此肌附着处,由内向外滑动按压。若该处有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查得压痛点。于该处行强刺激推拿后,偏头痛可立即消失。
2.肩胛骨脊柱缘压痛点小菱形肌与大菱形肌均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上。前者在上中段(位于肩胛冈上方的脊柱缘);后者在中下段。两者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特别是小菱形肌会出现严重的上背痛。
检查方法:检查者站立病人左方,以右手按住病人的右肩胛骨,左手放置在同侧肩关节前外方,以固定制动;然后用右拇指尖按住脊柱缘、第2~5指尖按住腋缘。若大小菱形肌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当拇指尖沿脊柱缘自上而下地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
3.冈上肌肩胛骨压痛点冈上肌内端附着于冈上窝。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出现肩胛骨内上方不适或酸痛,严重病例会出现患侧肩臂难忍的下垂沉重感。由于此肌外端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即大结节压迹),故当肩关节自主性外展到90°时,也会加重症象和出现肩外方痛。但此肌内端附着处损害性病变会引出颈背交接处沉重不适感或酸痛。
检查方法:检查者站于病人右方,用右拇指按在病人的右冈上窝,垂直此肌附着处的骨面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
4.斜方肌肩胛冈肩峰、锁骨压痛点此肌下外端附着处自肩胛冈上缘,由内向外沿肩峰内缘转至锁骨外段上缘。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出现肩胛沉重、不适和酸痛以及颈后外上方痛、吊紧感、颈向健侧屈曲动作受限和肩外上方痛加重、上举动作受累和携物乏力等征象。单侧或重侧(两侧轻重征象十分悬殊者)斜方肌过度的严重挛缩,会使颈脊柱向病肩倾屈和头部向健侧外旋。病人常需用病侧手掌托住面颊,以维持平衡;个别极为严重的病例,当挛缩的斜方肌导致颈脊柱身病肩极度屈曲和向健侧极度外旋时,可迫使下颔接触到健肩冈上肌部位的皮肤(正常人无法做到)。
检查方法:在上述的冈上肌肩胛骨附着处压痛点检查位置上,检查者将拇指尖移向肩胛冈上缘、肩峰内缘和锁骨外段上缘,自内向外在肌附着处分别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
5.冈下肌肩胛骨压痛点此肌附着于冈下窝的内侧大部分骨面,约占整个冈下窝面积的2/3。上方附着于肩胛冈下缘,内方附着于肩胛骨脊柱缘的外缘,外方紧靠小圆肌附着处,下外方界于大圆肌附着处(此三肌间各有纤维腱膜间隔),其上外端形成一肌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后。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出现肩胛不适和酸痛,常伴有肩胛骨活动发响和下述的一系列征象。
检查方法:病人坐位,以右侧为例,检查者站于病人右前侧、面对病人;用右手按住肩上部制动;或先用右手自前向后再向上前方向环绕通过患肩下方,在保持患侧上臂显著大于直角位置上用右手掌向下按住患肩制动。
在上述两种位置上用左手第2-5指端扣住肩胛骨脊柱缘,拇指尖按在冈下窝。当拇指尖针对冈下肌附着处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但冈下肌肩胛骨的附着处面积较大,故压痛点(区)面积也较广,应仔细检查全部附着处,不可简单从事,但一般以冈下窝中央部位的压痛最为敏感。
6.大小圆肌肩胛骨压痛点小圆肌的内端附着于接近腋缘的肩胛骨外上方的骨面,刚位于冈下肌的外方、大圆肌的上方和肱三头肌长头上端附着处的下内方;外端形成一肌腱附着于肱骨小结节嵴。
大圆肌的内端附着于肩胛骨背面接近下角的卵圆区,内侧为冈下肌、上侧为小圆肌;外端形成一短腱附着于肱骨小结节(与背阔肌腱一起)。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也出现下述一系列征象。
检查方法:病人坐位,以右侧为例,检查者站于病人右侧,在上述的两个位置上先作小圆肌肩胛骨压痛点检查,即用左手的第2-5指端按住脊柱缘,当左拇指尖沿腋缘背面的小圆肌附着处滑动按压时,可查得小圆肌附着处的压痛点。
然后再在相同的检查位置上,检查者将拇指尖向下移至肩胛骨下1/3段的背面,位于大圆肌附着处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大圆肌附着处的压痛点。
冈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肩胛骨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其严重病例还会继发胛下肌肩胛下窝附着处损害,此时均可引出下列共有征象:
(1)肩胛骨背面的软组织不适、酸痛或伴有肩关节活动发响,常因肌痉挛导致肩外展功能受限而不易上举,即所谓“肩关节周围炎”。通过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压痛点上行强刺激推拿解除肌痉挛后,可立即消除所有征象。如果疼痛经久不愈,则损害性病变由肌痉挛演变为肌挛缩,就形成征象严重的“冻结肩”,则推拿治疗仅能减轻局限痛,而不能完全解除肩关节的功能障碍,需加行牵拉功能锻炼或其他有效措施。
(2)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原发性疼痛向前传导,与胸椎后侧诸肌附着处损害一样会引起心悸、早搏、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类似真正的冠心病的征象,由于这种椎管外软组织损害也可出现心电图检查的阳性体征,常误诊“冠心病”,经在三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的压痛点上作强刺激推拿,可使这种假性冠心病立即自行消失。有些病例的前胸传导痛常误诊“肋软骨炎”,也可由于该处三肌附着处损害所引起,通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消除征象而明确诊断。
(3)相当多病例的肩胛骨后方原发性疼痛向肩前方传导,引出肩胛骨喙突部或肱二头肌长头处的疼痛,局部形成高度敏感的压痛点。过去常诊断为“原发性肩胛骨喙突炎”或“原发性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但对此进行治疗时常遭遇失败。现在仅针对此三肌肩胛骨背面附着处进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时,会引出喙突痛和肱二头肌长头痛加剧;推拿完毕这种肩前方痛也随之消失。如果疼痛经久不愈,喙突部软组织形成了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则需施行针对喙突部软组织病变区的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4)肩胛骨背面痛还可传导至上臂,引出上臂痛、麻木等征象。
(5)继续传导至肘内方或肘外方,在肘关节内侧或外侧的软组织骨骼附着处形成高度敏感的传导痛和传导性压痛点,早期病例只要在此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作原发性压痛点检查引出局限痛时,则这种肘关节内外侧的传导痛和传导性压痛点会立即自行消失;如果疼痛经久不愈,肘部形成了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则在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压痛点上的治疗仅能减轻肘部征象而不能根治,与原发性肘关节内外侧软组织损害一样,仍需针对肘关节内外侧的继发性病变软组织进行治疗。
(6)严重病例还会引出前臂、腕、手、指的传导痛、麻木、麻刺感或麻痹、肌力减弱、握力减退、肌萎缩、手指紫绀、肿胀、发凉、脉搏减弱等征象;有的手指伸屈乏力、并指少力或拇指与其他指的对抗作用消失等不同情况;有的手指遇风即痛,即使夏季大热天,也是长年戴手套保护等等。这种征象常多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肩胛骨背面压痛点上推拿可加重上肢的传导征象,但推拿治疗完毕后上肢的传导征象也随之立即消失。
7.三角肌锁骨肩峰—肩胛冈压痛点此肌上端的前1/3附着于锁骨外1/3段的前方,中1/3部附着于肩峰外缘和后1/3部附着于肩胛冈外段;其下端由上述三部分的肌纤维汇成一肌腱附着于肱骨中段外侧的三角肌粗隆。三角肌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会引出肩关节前方痛、外方痛、后方痛或上臂外侧痛。
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尖在上述的肌上端附着处作滑动按压,可查得压痛点。
8.肱三头肌长头肩胛盂下唇压痛点此肌长头附着于肩胛下唇。该肌附着处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引出腋窝痛、肩关节前方痛和后方痛,也会影响肩外展功能,有时也会向下引出上肢传导征象。
检查方法:以右肩为例,检查者站于患者右侧,将患肢抬高置于检查者右肘外侧使其肌肉放松,然后用左拇指尖按住肩胛盂下唇的肌附着处。滑动按压时,可查得压痛点。
9.肩胛下肌肩胛下窝压痛点此肌内端附着于肩胛骨肋面的肩胛下窝全部骨面上;外端融成一肌腱附着于肱骨小结节。肌内端骨骼附着处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时,可引出腋窝痛或并发前胸或上肢传导征象,也会影响肩外展功能。但有此敏感性压痛点者必伴有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的敏感压痛点群。当治疗了后者则前者可不治而自行消失。
检查方法:病人仰卧,患侧上肢向上外展,使肩胛骨下角旋向外方,便于检查者拇指尖向内侧深入并向后按住肩胛下窝,滑动按压时可查得压痛点。
10.肩胛骨喙突压痛点喙突上方是喙肩韧带和喙锁韧带的附着处;下方是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和胸小肌附着处。这些因软组织喙突附着处出现单独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肩前方痛者,临床上非常少见。
检查方法:患者坐位,以右侧为例,检查者在病人右侧,先用右手指尖按住喙突的软组织附着处,查得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后把手指尖固定不动,仍维持原来的压力不变;然后用左手拇指尖针对冈下肌(包括顺次针对大小圆肌)肩胛骨附着处作滑动按压,可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1)肩胛骨背面软组织附着处无压痛而喙突的软组织压痛如旧,则此肩前方痛属于原发性软组织喙突附着处损害的局限痛;
(2)如果肩胛骨背面的软组织压痛明显而喙突的软组织压痛消失,则此肩前方痛全属原发性上述三肌肩胛骨附着处损害的传导影响;
(3)如果肩胛骨背面的软组织压痛明显而喙突的软组织压痛更为突出时,则应该采用肩胛骨背面三附着处的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以作鉴别:
①推拿后肩前方痛消失者,仍应考虑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损害的传导影响;
②推拿后肩前方痛未减者,多要考虑肩胛骨背面三肌附着处损害向前的传导痛经久不愈,而在喙突附着的软组织出现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上海●软组织压痛点推拿高级研修班招生通知
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是原医院骨科主任宣蛰人(~)先生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顽固性软组织疼痛和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头、颈、肩、臂、腰、骶、臀、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痛、颈椎病、梨状肌综合征、弹响髋、足跟痛、性交痛等多种疾病。目前压痛点推拿法是治疗顽固性软组织疼痛最有效推拿方法,对轻度和中度初期患者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对软组织损害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指导作用。11.压痛点推拿——“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对应、系列补偿调节”等软组织外科学基础理论,“三种试验”等软组织外科学常用物理诊断,压痛点推拿基本手法,全身主要压痛点的探查,软组织损害性直腿抬高障碍的压痛点快速推拿法,常见疼痛病症的推拿治疗。
主讲人:赵毅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教授,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主编,宣蛰人亲传弟子)。
22.传统经筋推拿——应用一指禅推法、丁氏滚法、内功推拿法、指压法等传统中医推拿手法,结合软组织外科学治痛理论对人体的压痛点进行预防保健及治疗,使轻度患者更易接受,适用面更加广泛,是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的必要补充。
主讲人:赵毅、秦元
33.软组织触诊解剖——为新推出的应用解剖实用课程,重点训练在活体上触摸常用肌肉附着点的技能,为压痛点推拿打下基础。
主讲人:赵毅教授。
44.软组织大体解剖——配合压痛点推拿课程,针对性地在尸体标本上讲解、观察常用的骨骼、肌肉。
主讲人:张黎声、邵水金
55.少林内功——少林内功是推拿功法的一门主要功法,是内功推拿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内功不仅是推拿医师强筋健骨的手段,还可指导患者练功,是综合治疗软组织慢性疼痛的重要手段。
主讲人:秦元(内功推拿第5代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推拿功法教师)
66.参观上海市中医药博物馆及百草园——上海市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中医药主题博物馆,可以观看古代的九针、按摩工具,中医名人事迹,中医文物,中药标本。"
赵毅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软组织外科学创始人宣蛰人先生,宣蛰人嫡传弟子,软组织外科学奠基人宣蛰人教授的指定接班人。协助宣蛰人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全国压痛点推拿和银质针培训基地。医院主持疼痛科。擅长以密集型银质针(内热针)和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慢性顽固性软组织损害性颈腰痛,以及头痛、眩晕等软组织损害相关症状。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委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精品课程《推拿手法学》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推拿手法和推拿史研究,密集型银质针(内热针)和压痛点推拿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临床和机理研究。年12月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邀请,携密集型银质针针灸技术,出席“杏林寻宝”全国第九届中医药特色技术展示大会并登台演示。
主编《推拿手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等学术著作8部,副主编4部,为《辞海》(第六版)推拿词条的主要撰写人。发表“银质针温针灸在人体内的温度分布特点”、“不同型号传统银质针温针灸在人体内的温度热性比较”、“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法问答”等学术论文30余篇。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获第一专利人专利成果3项
上海软组织疼痛临床教学基地专用证书。
——银质针及压痛点推拿:上海软组织疼痛临床教学基地(医院)
——局部解剖: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楼一楼人体解剖实验室
压痛点推拿班:原价元/人。9月30日前付预付款元,可享受优惠价格元(开发票者收取原价)。
推拿班报名无任何限制条件。
本班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学术交流中心主办,医院承办,上海江村市隐文化专修学院、成都歧黄轩科技研究院、上海软组织疼痛临床教学基地、北京天下同根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相关费用由协办单位收取并出示票据。
培训时间:年10月1日~7日(报到时间:年10月1日早7:30~9:00)
报到及培训地点:上海
报到路线:报名后详见报到指南
全国统一报名及咨询报名
扫一扫添加好友更多详情请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