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交通枢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要问你人体的枢纽在哪里,你答得出来吗?其实,不管是盯着电脑屏幕,还是低头看手机,你都会用到这个部位,对,它就是脖子。这个看似简单的部位,在口腔与胃部、鼻子与肺部、大脑与脊骨,以及大脑与心脏之间,建立起各种至关重要的“生命联系”,是人体内最繁忙的“枢纽”。究竟脖子怎样影响人的健康?
像呼吸一样重要
齐先生是一位公司白领,每天需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上班。12月的一天,他像平常一样,上车后就用额头抵住前面座椅的靠背开始补觉。“吱——”突然一个急刹车,齐先生感到脖子被用力向前挤压,随后又随着车子的停住而向后一扯。“糟糕,扭到脖子了。”齐先生虽然意识到脖子扭了,但稍微活动一下后,觉得并无大碍,还是继续去上班了。但到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他发现脖子无法向左右转动,稍微一动就非常疼,医院。
“很多人觉得扭一下是小事,但对脖子来说,可就是大事了。”中医院脊柱科主任医师李金学介绍,从人的后脑勺到锁骨之间,都是脖子的领地。脖子里有颈椎、淋巴结、气管、食管、动脉和分布密集的神经,并非很多人认为的“结构简单”。“人体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和呼吸的空气都要通过脖子进入体内。大脑发出的指令,也要通过脖子传达到肢体。脖子就是头部和身体的纽带,一旦切断,生命将不复存在。”
脖子如此重要,却容易被人们忽视。“就像呼吸一样,平日里大家不会特别注意它的存在,出了问题才觉得重要。”李金学说。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白领患有不同程度的“办公病”,其中和脖子相关的就有两项。咽喉炎名列五大“办公病”之首,另一个就是越来越多的颈椎病。北医三院骨科专家对来自全国的近份颈椎病例调查统计也发现,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占颈椎病人群的48.1%。
全身健康“主干道”
脖子是躯干部最细的地方,支撑着人体最重要的头部,更需要引起重视。
八成脑供血由脖子输送。心脏向大脑输送氧气和血液主要通过4条管道,即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刘昌伟说,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人们可以在喉咙突出部分两侧大约5厘米的地方,触摸到它的跳动。
脖子上的淋巴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哈尔滨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董敏告诉记者:“病毒、细菌侵犯的首要通道,就是呼吸道和口腔。受到感染的淋巴液回流时,第一站就是脖子,因此,脖子上的淋巴结也是最容易肿大的部位,随后才迁延到腋下和腹股沟。”
咽喉是呼吸道的“总阀门”。人们常用“咽喉要塞”来形容重要的地理位置,作为脖子前部重要的器官,咽喉承担着吞咽食物和发音的重要功能,它还是人体吸入氧气的必经之路,保持咽喉的畅通和健康至关重要。
颈椎七块骨头支撑头部。只有七块骨头组成的颈椎,与肩膀构成一个沉重的十字架,支撑着分量不轻的脑袋。李金学说,如果颈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慢性劳损、变形,一旦压迫到神经,会连带着肩部、上肢疼痛僵硬,活动受限。颈椎疾病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
脖子上布满了各种神经。8对脊神经支配人体的运动和感觉;4对脑神经负责调整血压、呼吸和控制胃肠蠕动;交感神经能使人心跳加快,肢体血管收缩,让人出汗等;副交感神经兴奋则能使人心跳减慢、变弱。
脖子是其他疾病的“信号灯”。美国专业睡眠协会年会发布研究显示,脖子粗的人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美国MRC临床科学中心和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调查了3名平均年龄为51岁的志愿者后指出,脖子越粗,患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越高。
从中医角度看,脖子也是全身经络的贯穿之处。李金学介绍,人体的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以及三焦经等5条重要经络,都从后颈及肩部通过。经络无法通畅,其所主的功能就会受影响。
抬头挺胸最护脖子
“如今,五六岁的孩子都能熟练使用电脑,对脖子健康的 1.颈部出现硬块。如果颈部突然变粗或出现迅速增大的硬块,最好及时就医。2.老摔跤。放松脖子肌群,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问题。观察患者走路是否平稳,也能发现其颈椎功能是否正常。3.手麻、晕眩和头痛,可能是由于颈椎压迫到了颈部韧带跟神经。4.“心慌、气短、耳鸣、失眠、胸闷,都可能是颈椎的问题。一些与内脏相关的疾病,也是颈椎导致的,临床上很多见。”李金学说,因此,保护脖子,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说,而应该从最简单的姿势做起。
保护脖子的几种简单方法。
盐布袋子很管用。缝一个长条口袋,把大盐粒装进去,密封后放微波炉里加热几分钟。每天睡觉时枕在脖子下面,以感觉温热为宜,可以缓解颈部不适。
多放风筝多游泳。低头或前倾太久,都会造成颈部疼痛。放风筝、游泳都是不错的缓解脖子压力的方法。
站立时抬头挺胸。有些人站立时习惯驼背,往前伸脖子,这样会增加脖子的受力。抬头挺胸这个小动作可以减轻脖子的负担。
久坐时戴好护颈枕。舒适又有支撑力的护颈枕,能让久坐人的脖子摆正姿势,有正确的曲线。但护颈枕只有辅助作用,不能作为治疗手段。
只有平躺,才能彻底休息。脖子想要彻底休息只能平躺,习惯仰卧的人,睡前可把枕头中间压扁,颈部的位置要垫高;枕头高度和自己拳头的高度一样。侧卧时,枕头高度和一个半拳头的高度一致,以10—15厘米为宜。
年4月19日—4月24日(19日全天报到)重庆
年4月07日—4月12日(07日全天报到)温州
年5月04日—5月09日(04日全天报到)北京
年5月15日—5月20日(15日全天报到)福州
年5月23日—5月28日(23日全天报到)乌市
报名联系:陈鹏飞(主任)
骨旋移理论是根据中医“筋隆起、骨错缝”理论,结合欧美整脊理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逐步建立、不断完善的新理论。骨旋移理论不仅对脊椎骨的错位,同时对四肢骨的错位同样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骨旋移,是骨的旋转和移位,是“骨错缝”的运动形式。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我们利用人体的对称性和“筋隆起,骨错缝”理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法:筋隆起,骨必错缝。摸骨必先摸筋,我们摸到隆起的筋,就能找到旋移的骨,然后确定最佳的矫正点,定位准确,才能立竿见影。通过触诊明确细微的变化,施以特定的手法改变骨的生物力学,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
单指定点复位法的手法特点:
“单指定点”是根据“筋隆起、骨错缝”和“骨旋移”理论,运用中指或拇指触诊,对脊柱或四肢骨的错位形式进行定性,对施力部位进行定点,利用身体的重量对患椎(或四肢骨),进行力学矫正,达到症状消失的目的。手法具有稳、准、轻、巧、无痛等特点。在北京、郑州的培训中,以学员自身病症进行手法演示和讲解,让学员亲眼看到手法的新颖、轻巧、安全,亲身感受到手法的快速和疗效。学员从怀疑、惊讶到掌声不断,正骨就这么简单、有效。被学员们赞誉为“正骨1+2”。学员在工作中的反馈是:手法好用,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更是提高了疗效。
这里的速效:“速”是指速度,一是手法简单,单指定位精准,操作时间短,一般3-5分钟,有的更短。颈椎矫正拒绝扳法,动作轻柔。二是症状消失快。“效”是指效果,手法力求实用,只纠正患椎,不求弹响,以症状消失为根本。症状消失后即可正常工作,长短期疗效确切。
(一)骨旋移理论概述、骨的运动形式、摸法、骨的摸法(触诊)
(二)上肢、下肢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上肢:1、手指间关节痛(脱位、错缝、旋移)2、掌指关节痛3、腱鞘炎
4、网球肘5、肩周炎6、肩关节半脱位7、岗上肌劳损8、小儿桡骨半脱位9、腕关节扭伤10、中老年夜间肩膀痛、上臂痛
下肢:1、足跟痛2、踝关节扭伤3、膝关节痛4、髂腹下神经损伤5、梨状肌综合征
(三)骨盆紊乱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四)腰部、胸背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腰臀部:1、腰痛伴翻身困难、2、腰痛后伸困难3、腰骶关节韧带损伤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5、腰椎间盘突出症6、腰肌劳损7、腰椎变直8、急性腰扭伤9、骶骨错位10、尿急、尿频11、小儿蹲伤后长短腿12、尾骨错位13、腰痛伴前屈困难14、骨盆紊乱症
背部:1、胸椎后关节紊乱2、功能性早搏3、心慌气短4、驼背5、更年期综合征6、倦怠、身体沉重7、肋椎关节半脱位(岔气)
(五)头颈部、腹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顽固性头痛2、头昏、头沉3、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4、口苦5、失眠6、下颌关节紊乱7、帽状腱膜挛缩症、8、落枕9、颈椎病
10、慢性咽炎。
专家:李吉尚
骨旋移理论解释及案例分析:
骨旋移,是骨的旋转和移位,是“骨错缝”的运动形式。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例如:腰椎在三个轴上的六种运动形式,腰椎在X轴上即可以做仰倾和俯倾运动,还可以同向运动形成侧弯。在Y轴上做左右旋转运动,单个椎体左右旋转,棘突偏歪,还可以在Y轴上做上下运动,向下运动时椎间隙变窄。在Z轴上做前后运动,单个椎体向前运动是滑脱,多个椎体向后运动是腰椎变直。这种生物力学的改变在椎体的表现,在X光片上能够显示出来,如棘突偏歪、椎间隙变窄、变直、侧弯等。
比如:劳损性膝关节痛
(1)、肌肉牵拉附着于股骨两端的肌肉的牵拉作用,会使股骨沿纵轴旋转。由它引起的膝关节痛,多有扭伤史,单侧疼痛,大部分患者经休息后缓解。
(2)、髂骨旋移髂骨通过股骨头、股骨颈使股骨旋转,膝关节面的吻合关系受到破坏,产生斜向的应力引发疼痛。因此纠正髂骨旋移,消除股骨的斜向应力,症状可立即消失。这种类型在临床上最为多见,表现为单侧膝关节周围固定疼痛,常诊断为:副韧带损伤、髌骨软化症、关节炎、脂肪垫劳损、骨刺等等。
(3)、骶骨旋移骶骨错位能引起髂骨的旋移,间接影响股骨,造成膝关节疼痛。此类患者病史较长,无明显外伤史,合并症多,多为双侧膝关节疼痛,退行性变严重,严重者形成“O”型腿。
以颈椎为例:第四颈椎旋转错位,引起咽部异物感,手法矫正参照大赛视频《咽部异物感的速效疗法(小儿抽动症和慢性咽炎)》。“单指定点复位法”是大庆学员张老师根据临床体会,为本手法命名,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