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腰痛病例分析

女,59岁,主诉中重度下腰痛和久坐后加重的右臀部疼痛。体检:坐骨切迹有压痛,右髋屈曲、内收、内旋时疼痛加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L5-S1小关节综合征(B)梨状肌综合征(C)骶髂关节综合征(D)坐骨神经痛(E)L3神经根病

B:(选B)梨状肌综合征有六个特点:(1)创伤;(2)坐骨神经支配的肌肉疼痛,行走困难;(3)蹲坐或上抬时加重;(4)肌肉内可触及香肠样肿块;(5)Lasegue征阳性;(6)臀部肌肉萎缩。男女比为1:6。

评估梨状肌综合征的方法有很多。可将患者处于坐位,检查者使被检查者髋部被动活动至内旋以伸展梨状肌,会再次出现半边臀部的疼痛,检查者使其髋部被动活动至外旋时疼痛缓解。然后,患者对抗阻力主动旋转髋部,再次出现臀部疼痛。此外,梨状肌肌腹在触诊时通常有压痛点。在屈曲、内收、内旋时会出现H反射延迟。

A:L5-S1小关节综合征多是由于急性腰扭伤或弯腰猛然起立,滑膜嵌入小关节之间,造成小关节交锁或脱位,使脊椎活动受限。病人主要以腰痛为主,呈屈身侧卧,怕别人触碰或搬动。脊柱任何的活动、咳嗽、震动都会使疼痛加重。腰肌呈保护性肌痉挛,腰椎变平或稍后凸或略有侧凸。

C:一侧腰骶部疼痛,重者患肢不敢着地、负重及站立,行走困难。坐位时患侧臀部不敢着力,常以健侧臀部着床,患肢保持屈髋屈膝位,翻身困难,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鞍区症状,腹股沟部及内收肌群痉挛性疼痛。骶髂关节处明显压,骨盆分离、“4”字试验及床边试验阳性。

D: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E:L3横突尖端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腰痛或腰骶部疼痛,病人多为青壮年,常有腰扭伤或劳损史,腰痛或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部分病人可有沿同侧竖脊肌(第棘肌)向大腿放射痛。或伴膝上痛,但少有超过膝关节向小腿放射痛者;少数表现股内侧痛或下腹痛,但无压痛。竖脊肌痉挛,L3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限压痛,咳嗽、打喷嚏时疼痛不加重。少数重症者可出现支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一定为阴性。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yy/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