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知识大全

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一直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治疗十分棘手。小编综合多篇经典文献进行整理,而成此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详细而全面的解析,好文共欣赏!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年龄增长、劳损或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马尾等遭受化学刺激或物理性压迫,进而表现出腰骶部酸痛、下肢疼痛、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双下肢不全性瘫痪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本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本症已被国内外学者认为与95%的坐骨神经痛和50%的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全世界每年罹患者数以百万计,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社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

腰椎正常活动范围有多大?

腰椎可以进行的活动有前后方向的前屈、后伸;左右方向的侧屈,水平面上的旋转;三者之间的作用综合形成环转运动。在上述运动中以前屈运动最为频繁。腰椎的活动范围在脊柱中比颈椎小一些,比胸椎的活动范围要大的多。这些运动的顺利实现都有赖于椎间盘、椎体、小关节、韧带、肌肉的健康状态、任何组织的病变都可能影响到腰椎正常活动功能、使某一方向的活动范围受限。

腰椎前屈的运动就是人们常说的“弯腰”,腰椎活动自如的人在伸膝的情况下弯腰可以用手触到脚面。腰椎在后方的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等的限制下,一般只能前屈45°左右,约为整个弯腰活动的1/3-1/4。后伸范围略小,约为30°。

2

易患人群有哪些?

以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发病率,男性约3.1%,女性约1.3%,国内外报道的男女发病比率相差很大(7-12:1不等),一般来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男性从事的劳动强度大有关系。另外发病患者中以从事劳动强度较大职业的工人多见,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在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的白领人群中开始激增,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白领”患腰椎间盘突出逐年上升

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老化、退化),是容易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的人群,国外学者研究发现55-64岁年龄段的男性中,大约9.6%的人曾经发生过坐骨神经痛。临床上也有遇到年龄在16岁以下的幼年患者和7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其中高龄老年患者多以陈旧性病变多见,且多伴有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示意

二主要症状一、腰部疼痛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都有腰痛,有些病人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但有的病人却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腰痛的范围比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重时轻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以减轻,久坐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疼痛可使腰部活动受限。

二、一侧或是双侧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往往采取屈腰、屈髋、屈膝、脊柱侧弯的保护性姿势。放射痛一般发生在一侧下肢,即髓核突出的一侧,少数中央型突出患者可出现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下肢放射痛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突出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神经根的刺激。三、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其机制主要是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神经根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麻木或是感觉减轻退区域与受累的神经根相对应,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椎盘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四、肌力减弱或瘫痪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很严重时可产生神经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痹所致,表现为伸踇力或屈踇力下降,重者表现为足下垂。

五、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时,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相同的症状。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的产生腰椎狭窄所致。

六、马尾神经症状

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物较大或椎管骨质行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有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萎。

▲主要表现是腰痛

三辅助检查有哪些?四鉴别诊断有哪些?五治疗手段和方法

保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对于中早期腰椎间盘突出效果明显,包括牵引、理疗等都手段都是对症有效的手段。

约90%的颈椎病、腰椎病的患者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但手术是最后一道防线,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慎重的对待与选择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条件是: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经连续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者;

2.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患者要求手术;

3.突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剧烈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着;各宗原因的椎管狭窄;

4.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功能丧失或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即大小便失禁,有下肢瘫痪风险的。

六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及术后恢复

问: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应注意何种饮食?

答: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如瘦肉、蛋类、豆制品、水果、蔬菜等,以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提供机体耐受手术的能力。

问:腰椎手术后为何做功能锻炼?

答:可有效地防止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使病人下地后有足够的肌力。

问:腰椎手术后功能锻炼的原则是什么?

答:以主动活动为主,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疲劳疼痛为主。

问:腰椎手术后如何锻炼?

答:术后1-3天,取舒适体位,练习股四头肌训练,踝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

术后2-3天,在床上行直腿抬高,以防止神经根粘连。

术后一周,切口愈合良好,病情允许佩戴腰围下地活动,可练习踢腿,屈膝屈髋,下蹲,腰部左右摇摆等联系。

问: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出院后应注意什么?

答:1、继续佩戴腰围三个月。

2、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腰部损伤。

3、工作时注意正确的体位及操作,避免长时间固定体位,劳逸结合。

4、增强体质,加强腰脊肌及双下肢肌肉锻炼

5、如有不适随时复查。

问: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的锻炼?

答:1、五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几头后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重复10次。

2、半桥式仰卧,两腿弯曲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重复10次。

3、飞燕式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头部同时抬起3-5秒,重复5次。

4、下蹲式站立,两上肢自然放松或两手抱住头后部,然后下蹲3-5秒,再站立,重复5次。

5、弯腰式站立,双手叉腰,向下弯腰,最大程度为90°,重复20次。

6、后伸式站立,双手叉腰,做腰背后伸,重复10次。

七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复发?

平时注意生活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不良姿势可以有效避免复发,再就是加强功能锻炼,用强有力的腰背肌、腹肌以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使腰椎保持良好的平衡稳定,受到外源性损伤时可有效保护腰椎,增加腰椎对外源性损伤的抵抗能力;可有效防止复发。

为满足广大疼痛患者的治疗需求,于年成立了以周福仓院长(疼痛诊疗20余年经验)为学科带头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著名疼痛诊疗专家为技术支持的疼痛诊疗中心。现已引进多种先进的疼痛治疗设备,以微创治疗为特色,结合射频、三氧、冲击波、进口激光、低温等离子、电脑四维颈腰椎牵引床、椎间孔镜等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综合治疗,方法独特,立竿见影,5分钟轻松解决疼痛。如果您有疼痛方面的问题,医院疼痛诊疗中心就诊,我们将努力治疗各类顽固性疼痛,为患者创造无痛轻松生活。

我疼痛中心开展的治疗项目有:

1.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和腰穿后头痛等。

2.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患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3.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4.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5.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

6、非疼痛性疾病: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雷诺综合症、尿道综合症、神经源性膀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甘肃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dnky.com/lzyy/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