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苦,只有自己最清楚!
坐久了突然站起来,感到臀部又酸又麻,
甚至无法站立,需要缓一缓才能直起身体。
而且大腿后面还有蹿麻感,晚上直接痛到睡不着
强烈怀疑自己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啊!
但是按照腰椎间盘突出去治疗,却毫无效果。
运动医生告诉你
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梨状肌综合征在捣蛋!
So,今天Dr.Sport运动医生将带大家了解一下
腰椎间盘不突出的你,到底为什么痛了、麻了?
首先,要认识梨状肌!
1.梨状肌的基础解剖
它起自骶骨前面的外侧面,由坐骨大孔穿出,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层,跑步过程中它会帮助你在着地时稳定你的髋关节。
其次,要知道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2.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
坐骨神经大多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继而向下,由于坐骨神经与梨状肌靠的很近,当梨状肌变短或“紧缩”时,会挤压到坐骨神经;或者梨状肌受到损失后,局部充血、水肿,也有可能会压迫坐骨神经,引发与腰椎间盘突出相似的症状,下肢放射疼痛与麻木,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梨状肌综合征。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是不是很疑惑!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的那些症状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还是梨状肌综合征导致的呢?
接下来,运动医生这就来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的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试验不会做没关系!先记住这些重点,然后看运动医生接下来的详细分解!
1.直腿抬高试验:平躺在床上,检查者将受试者的患侧下肢向上抬起,抬高到60°以前出现疼痛,超过60°之后疼痛减轻。
2.梨状肌紧张试验:平躺在床上,先将患侧下肢伸直,而后做内收内旋动作,若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迅速将下肢做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阳性。
这两个小的试验可以初步帮助小伙伴们区分到底由哪种问题而引发的下肢疼痛和麻木。
但光有这两个试验还不能十分明确自己是不是梨状肌综合征。接下来运动医生会给大家普及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以及自我筛查,小板凳坐起来,好好听呀!
梨状肌综合征的表现
1.多数的患者会有外伤史,比如闪了一下,扭了一下,或者身上负重太大去做下蹲走路;部分人还会有晚上屁屁受凉的情况。
2.走路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疼痛麻木的那条变短了,走路一瘸一拐的。
3.臀部深处有疼痛,向同侧下肢后面或向外放射,偶有小腿外侧发麻,会阴部不适,严重者臀部可能会有“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
小伙伴们现在对梨状肌综合征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是不是猛然发现,自己好像得了梨状肌综合征,我该怎么办?不方不方,运动医生都给你们安排的妥妥的!
自我缓解与训练
1.泡沫轴滚动臀部:一次持续40-50s
2.蚌式开合:1组12个,每次3组
3.臀桥夹球:1组8~10个,每次3组
4.梨状肌拉伸:每次持续30s
以上的动作都比较简单
有这类问题的小伙伴们都可以自己进行锻炼哟!
不过运动康复的方法目标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各个康复阶段的运动训练也存在不同
所以如果您正在被疼痛困扰
让Dr.Sport运动医生帮助您
添加运动医生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