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驼背探头的人难道从来没遇到过被人提醒你“抬起头”,“好好走路”“精神点”吗……然而通常提醒最多有效半分钟,之后又是一只虾/球/锅……要是提醒一次有用,何必非要COS虾。难道那些人不知道直起来比较好看吗?
等等,万一有真不知道的……好吧那就算了。
单说一个靠墙站着。
1.靠墙这个动作要求两点,一是肩胛骨打开,二是骨盆要正。
2.鉴于有人和我一样懒……首先,地板上铺点东西,躺。(一定要躺在比较硬的地方!软床垫没用。)
3.假如没有硬床板,可以肩胛骨下垫瑜伽砖/泡沫轴/够大够厚的书/新的木菜板/反正……类似的吧。努力让肩胛骨铺平,摊开。(辅助动作:像仰卧起坐那样抱头,慢慢把两肘打开,肘关节分在身体两侧,去找地板/床板。)(往下翻有图)
4.骨盆要正这个……就是把刚才那些砖啊菜板子啊,放骨盆(屁股)下面。
5.注意,有些人,躺在硬的木头上,肩胛骨打不开就会觉得硌得难受(肩胛骨靠脊柱那一侧硌着疼)。或者觉得肩膀和胸肌之间疼(丝状被拉的疼,起来就好了)。如果有这种现象,我后边单独说。
6.
有些人,把瑜珈砖垫骨盆(屁股……)下面,会觉得正面大腿根,腹股沟那里被拉断一样疼。请垫一个高度再低一点的。(如上图,橙色是砖,红色是可能疼的部位。右上角是放松动作)
7.如果觉得“啊,觉得这样放松多了”,“好舒服啊”,就是最佳状态。觉得“有拉伸的感觉,但是能够接受”也可以。这样就天天躺一会儿。(注意!会引起腰疼!请配合平板支撑,卷腹和俯卧两头起(静态,起来就别动)服用!)
然后我们说靠墙的第三点和第四点,收腹,沉肩。
1.咱还是躺着。
两腿并拢,伸直,脚背伸直,抬起来离地15度,控制不动,1分钟。图中蓝色部位放个毛巾,然后使劲压那块毛巾。(此图我在另一个答案中用过)。压到别人无法把毛巾抽出来的程度。(注意,虽然我在图中画的背有弯曲,但是标准动作是下背部是直的甚至是圆的)
2.一抬腿就抖怎么办?腰疼怎么办?那就不抬腿了,光压毛巾。这个动作放在这里是练习收腹意识的。
3.注意,万一你比较勤奋,坚持抬腿,脖子不要跟着用力。抬腿这个动作不要单独大量练习。练多了腰疼。
4.沉肩。这个能单独练,
高科的方法特别好,“想象你在撬一个东西”,……人类的本能万岁!多体会几次。写到这里,肩胛打开,沉肩,收腹,骨盆正,刚刚打下一个基础。
回头说刚才的“骨头疼,大腿根疼”那群人怎么办。
像仰卧起坐前那样,曲腿,躺下,手抱头。手肘分开,慢慢放松,靠近地面……“哎呀妈呀疼啊。”起来,在胳膊肘本应该落地的地方,摞两摞书(下图绿色)。最终书调整到一个“刚好觉得有拉伸感又能接受”的高度。……天天这么躺一会儿,渐渐地书堆高度就下去了。(然后肩胛骨下面垫东西,就没那么疼。)(动作来自瑜伽)(此动作可能引起颈椎不适。)
拉伸大腿前侧和大腿根前侧。
就是这样,记得左边那个动作膝盖下垫毛巾。右边那个是侧面看,传统认为要左手抓左脚,也有人说右手抓左脚能方向正(但是相对困难)。
这样大概一个月,人就能直一些。(天天做,肩胛五分钟,骨盆五分钟,收腹一分钟乘以两组,拉伸五分钟,平板一分钟,俯卧两头起一分钟,除了几个一分钟动作,其他都是躺着,适合像我一样有躺着玩手机习惯的人。)你的呼吸会更轻松,胸闷将有所改善。
这里是第一阶段。
但是,离芭蕾气质还是有点远。
不像啊!就是不像啊!最多像个直点的普通人……
以下第二阶段。
来说开肩这个动作。
想象中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动作包括两点,肩关节拉伸,肩带拉向后方。
肩关节拉伸是指胳膊往后,肩带拉伸是肩胛骨拉向背后,一个是连着胳膊的肌肉(肱三头肌背阔肌等),一个是连着肩胛骨和肋骨的肌肉(胸小肌)。
绿色部分代表可能疼的位置:
1.大腿后侧疼。结果不得不弯腿。(重灾区)
2.腰疼!腰往下一塌就疼,但是腰一拱起来,肩就更压不着了。(普遍)
3.肩疼。是肩膀外面(三角肌后束下端)疼。
4.胳膊(主要是肱三头肌)疼。(常见)
5.手腕疼。
先扔这儿吧。看点简单动作:
传统方法练转肩是用棍子。但是换成弹力带效果好一些。
就是图左边这个动作,在身体前面抓着弹力带,过头顶,转到后边去。(此动作可能磨损肱二头肌及冈上肌肌腱,请娱乐为主,不要攀比)。
没有弹力带,毛巾/跳绳/轻薄的裤子/结实的裤袜,都可以,棍子/拖布杆/晾衣杆/杠铃杆也凑合。
注意事项:最好经过热身。量力而为。我再说一遍它磨损肌腱,不要一天几百个那么练。没事娱乐一下,一次半分钟也就够了。
图右边那个动作就必须用弹力带了。就是拿弹力带/弹力圈/松紧带/弹力绷带结成一个圈,把圈从身后套在胳膊上。套着不动就行了。
注意事项:套上之后,注意沉肩。沉肩。找沉肩的感觉。
回到“开肩”动作。
问题1:大腿后侧疼。腿的腘绳肌柔韧性不够。每天压腿。
问题2:腰疼。解决:趴下,保持肚子还在地上,胳膊肘撑地,抬头。(也就是压腰)
压完请配合回腰、平板支撑、苍天在上受我一拜式(啊,,我忘了叫啥,就是瑜珈里跪下来趴在地上折起来……的体式。)。
问题3,三角肌下端疼。可以用拉伸背阔肌解决。
问题4,肱三头肌疼。拉伸肱三头肌。
问题5,手腕疼。不用手腕搭把杆,直接小臂搭上去。
开肩说完了,还有拉脖子。
就是放松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左看再低头抬头看,右看再低头抬头,左右扭头……等等。静止动作,每个动作维持15秒以上。
平时注意要走路抬头,“耳朵往上拎”,大概是有人拎着你的耳朵往上的感觉。
一个问题是,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你肩胛位置准确、脖子放松、随时抬头,但是同时有骨盆前倾的话,你的腰就会受到比之前更大的压力。既然想要芭蕾气质,你一定不想要芭蕾常见伤……
解决办法(避免骨盆前倾):
拉伸髂腰肌,一分钟起(静止不动)。
骨盆卷动(请搜索),臀桥/肩桥,以及各种美臀动作。
腹肌训练。腹肌常见的卷腹啊反向卷腹啊……花式平板支撑啊……前面那个举腿压毛巾啊……
背部肌肉训练(俯卧两头起,健身房的罗马椅挺身等)
仰卧起坐,传统的那种。(这个不算腹肌训练,但是用来练习髂腰肌竖脊肌好像还凑合。)
配合拉伸下背部动作。
算一下时间:以背肌训练和腹肌训练热身,腹背肌各两个动作,每组20个,做两组,5分钟。
仰卧起坐20个,2分钟。
脖子运动,每个动作15秒,3分钟。
压腰+平板支撑,3分钟。
骨盆卷动+俯撑后摆腿/后踢腿(练习臀部)+侧躺摆腿+躺着踢腿,每个动作1分钟1组,两组,14分钟。
压腿,拉伸腘绳肌,髂腰肌,股四头肌。(4分钟)(个人习惯是先踢再压,也有人喜欢先压再踢。)
拉伸肩部。弹力带开肩。(3分钟)
以拉伸背部动作结束。(1分钟)
动作时间计25,加上磨蹭时间和擦汗喝水时间,大概40-60分钟。
等等(此处尔康手)!不是说开肩吗!
我只是要芭蕾气质的肩和脖子……你跟我说我还要压腿和拉伸,还要练腹肌和背肌……我不和你玩了!我要找妈妈……这里有坏人……
呃。。。那么请往前翻,就是第一阶段“像个直一点的普通人”。
到现在,基础打好了。平时注意抬头,收腹,沉肩,肩膀自然打开,骨盆正直……像芭蕾气质了吗?
呃……如果坚持每周两次每次40分钟……半年到一年……之后可能会比较像瑜伽、艺术体操的气质……介于普通人和舞蹈学生之间。
这里是第二个层次了。如果想要“做一个看起来有不俗气质的人”,大概能收手了罢。
而且不同于减肥的是,体态训练坚持下来后定型更容易,不易反弹。
……诶……那万一,一定要芭蕾气质呢?
很难。(请详细参见
宋小姐的答案。)肩要打开、要主动打开。要沉肩,要沉肩状态下抬手臂。
背要收紧、要主动收紧。要收腹,又要自然呼吸。
骨盆要正,要尾椎朝下。
膝盖要提。脚掌要均匀施力。要有灵活的踝关节,又要有力量。
这里我们需要一个人有录像、摄影设备,并且会及时认真和专业动作对比,查看结果分析原因……
还要自己进行相关的训练……还要瘦成闪电……
真的会有人这样做吗。
当付出足够多的时候……
为什么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时间,来做这些事呢?
为了让我显得有芭蕾气质。
为了让我显得漂亮。
为了让别人喜欢我……
为什么要让别人喜欢你呢?
呃……原来……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喜欢,吗……(崩溃)。
事实上,这种崩溃来得特别容易,大概练一次就够了,参见大家的减肥坚持时间。在“付出”和“收获”上,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天平。
当在芭蕾(业余)课堂上时,一个人注意到的是“今天偷懒被抓了”“还有小A也被抓了”……“今天老师的示范动作好搞笑”“今天大家群魔乱舞把老师气得好无奈”……“小B的动作好漂亮”“小C好有气质……”“课堂上来了个奇葩……”“昨天上完课腿酸……哎呀原来大家都说酸我平衡了……”
上课是很欢乐的,那些欢乐,那些进步,那些团结起来的氛围,那些互相牵挂的同学们,那些一起吐槽的日子。
以及,“今天学了新组合”,“今天学了新动作”,“可以学足尖动作了”,和“我也想学挥鞭转……”。
这些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动力。是为了“开心”。
在“为什么要变漂亮”那里,如果想着,变成那样以后,我自己更喜欢我自己了。
才会真的开心,是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关于开心的事情。
第一部分“从驼背变成普通人”,是在说,如果站直了,会更舒服,会更开心。
第二部分“从普通人变成略有气质”,是想说,看着一步步努力的自己,会很开心。看到变得更自信的自己,会很开心。
第三部分“从略有气质到芭蕾舞者”,也是说,从孤独的努力,到与同伴和老师共同协作,达到了想要的效果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的快乐。
活得更舒服,更自在。更轻松,更有自信。更喜欢自己。
……更开心。
祝大家都能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如何练出芭蕾舞者一样优雅的脖颈和后背?主要是站立形态的训练,芭蕾舞者漂亮的颈肩背都是因为习惯性的良好站姿经年训练的结果。
所以,首要的,你要有一个正确的站姿。当然,一个正确的芭蕾站姿又是建立在良好的开绷直立上的。所以,外面稍微负责正规的成人芭蕾课最开始也是进行最基本的软开训练。
因为芭蕾里从最入门的五个脚的位置,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开绷直立之后才有可能做到位的。
比如站立一位时,上身要求是肩沉(就是把肩提肌放下去,有些人也打趣管肩提肌叫农民肌,就是因为这块肌肉不放下去或是太发达就会显得脖子短,背不直),锁骨拉平,胸敞开,肋骨和肩胛骨往下放,脊椎拉直。下身则要跨开跨立,跨跟膝盖拉平,切忌坐跨,然后大腿肌肉由内往外螺旋式转开,脚放平,整个人是要有往上拔起来的感觉。
不要把力量憋在小腿上!
不要把力量憋在小腿上!
不要把力量憋在小腿上!
很多人为了站平一位和五位使劲往后蹬小腿,结果悲催地生生把自己蹬成了后偏腿。
然后往下是五位,对于业余或初学者来说,这个应该是最难站的。要求同以上的一位,但多了一条是膝盖一定要伸直,膝盖不直就会切不进去五位,也会导致你不自觉往后蹬小腿,使整个力量不是向上拔而是往后、往下坐。
所以大膝盖没办法,只能下来多压膝盖吧……
建议初学者先从站立最简单的大二位和小二位开始。然后慢慢过渡到一位四位五位。
基本上像小跨大脚背膝盖这些都是爹妈给的,但天生条件不够优越的人也别气馁,后天的训练也是可以改善的。
天生脚背不好的人就努力把脚踝压出来(其实说“压”可能不太准确,老师经常会告诉你,光压不用也白瞎,脚背、脚踝都是用出来的,在芭蕾里几乎是脚离地就绷,出腿就远。这里的远指的是脚下的延伸,即观者看到的长),外开的脚踝让平平如锅铲的脚背看起来似乎没那么惨,还有小脚背也是完全可以压出来的。
如果脚踝脚背都没有……
唉,那只能被芭蕾淘汰了。
然后,天生大膝盖也很吃亏。不管怎样提膝盖,拉平膝盖窝,但看起来总是不直,因为大膝盖鼓起来的一坨在整个腿部的线条感上形成了视觉阻碍。
同理,还是多压吧……
然后就说到手了。对于手似乎不用龇牙咧嘴地压软开,但先别偷乐,一个专业地芭蕾老师会告诉你,手可比腿难练多了。虽然两条腿对于一个女舞蹈演员至关重要,但解决开绷直立外加力量和弹跳爆发力,这些算是硬指标,只要肯吃苦、多练,基本上不会很困难。但手上的感觉有些人看起来就是不够长,不够舒展,不够优雅。
喂,把你的兰花指收回去……
这就是行话里说的十年腿难练一年手。看过芭蕾舞《天鹅之死》就知道,没有炫目的技巧,仅运用了非常少的几个舞姿造型和手的动作。舞者以双臂饱含深情的舞动、脚尖立地碎步游动,以及低垂的头和整个身躯表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濒死天鹅形象。至巴甫洛娃在年首演以来,这短短的两分钟成为芭蕾舞史上永恒的经典。
总之呢,练习手位时一定要保持后背平肩沉,两块肩胛骨往下放平,整个手臂呈非常流畅的放松状态,从一位到七位想像是以胳肢窝为轴心,手架圆,一定是手臂带着走。这些动作要点相信每个芭蕾或形体老师都会讲的。如果你的课室有钢琴的话,没事就到钢琴上架架手臂吧,使手臂与肩平齐,然后移开手臂保持该姿势,这应该就是一个比较正确的打开的五位手。
其实,想要练出漂亮的脖颈后背,业余的人只要坚持在形体课上用以上说到的要求来提醒自己,一段时间之后是肯定能看到形体上的变化的。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好北京白癜风最便宜的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