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周围神经在其行径中,经过某些骨-纤维隧道.或跨越腱膜,穿过筋膜处,其活动空间受到明显限制。当这些隧道、腱膜、筋膜由于各种原因狭窄、肥厚、粘连等均可使经过该处的神经被挤压。长此下去,可是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变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临床称之为神经卡压综合征。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其形状像梨,从骶椎前面开始,穿出坐骨大孔,而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动作。坐骨神经走行恰好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梨状肌综合症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症,是一种典型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病因: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症状: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体格检查:
1.可发现梨状肌部位深压痛,抗阻力患髋外展外旋可诱发疼痛,并感到活动无力。被动屈髋内收内旋时疼痛加重。
2.梨状肌紧张试验:患者俯卧位,操作者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股部下方,另一手握拿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使小腿外展;此时,股骨大转子外旋,拉紧梨状肌,若臀部与下肢出现疼痛,再将小腿内收使梨状肌放松,症状减轻或消失表现为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3.直腿抬高和直腿抬高加强实验能判断出是椎间盘突出或梨状肌卡压而引起的臀部和小腿麻木。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时可出现根性症状,腰椎MRI可以鉴别。
2.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与椎管狭窄同时存在,其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最突出的症状,而坐骨神经一般不受累,患肢感觉、运动和反射往往无异常改变。
3.骶髂关节结核:腰部惧怕震动,叩击患部可有剧烈疼痛;常有低热,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可能有肺结核史,有下背及患侧骶髂部疼痛。也可有“坐骨神经痛”,即转移痛至患侧臀部及股外侧。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不同,不放散至小腿及足部,感觉无改变,活动时疼痛加重。X线片显示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模糊不清;可伴有骨质破坏、寒性脓肿;也可发现腰椎小关节破坏;骶髂关节处痛疼、肿胀、压痛、骨盆挤压与分离试验及“4”字试验阳性。
4.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可有明确的外伤史,慢性可无外伤史;腰部肌肉附着点有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5.腰椎小关节紊乱:女性多见,多在正常活动时突然发病,病人常诉准备弯腰取物或转身取物,突然腰部剧痛,不敢活动。
治疗:1.局部注射
2.手法治疗
1)对梨状肌进行压揉:对梨状肌进行起止点压揉,并且也可以在对梨状肌拉伸的状态下压揉。
2)拉伸梨状肌:病人仰卧,治疗侧的髋部和膝部屈曲,治疗师一手抓住膝盖,并尽可能的屈曲髋关节,并外旋45到60度,用前臂贴着小腿并将小腿摆在内收位置,稍微下压以防止髋部抬起;另一手放在肌肉终点处往肌腹方向来拉伸梨状肌。
3.手术治疗: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与病程长短关系很大。
投稿
《智慧无痛》为各位用户诚邀广大
专业医生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
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