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诊医生:程凯院长
案例:
患者男,主诉行走时右侧腿疼。同侧臀部肌肉自发抽动,疼。两月余。
支腿抬高试验阳性。无下肢放射性疼痛。
诊断:梨状肌综合症
治疗:
俯卧位。切飞扬穴。压痛+++。三寸针平刺,针在跟腱和比目鱼肌之间,透足少阴经。引发针感弥散小腿部。肌肉自发抽动。遂起针。
触诊腰骶,臀部,比对两侧。右侧梨状肌僵紧。取三寸针,胞肓穴进针,斜下30度刺地部,止于梨状肌肌腹。行震颤催气法。引发梨状肌自发抽动。3次。起针。
请患者下床活动。主诉症状消除。
分析:
梨状肌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臀髋后部位疼痛,亦有向下肢后外侧放射,小腿后外侧和足底部感觉异常或麻感。体征在臀部压痛点加压,疼痛向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底放射,如双足并拢患肢外旋可引起疼痛加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以程氏针灸穴性解读,飞扬穴应侧臀。从患者病位分析,找远端阳性点。松解高肌张力点。
有意思的是院长选用胞肓穴斜刺手法来刺激梨状肌。传统上,使用环跳和秩边穴。试想院长为什么用胞肓呢?从解剖结构看,环跳穴针刺贴近坐骨神经引发神经放电,诱发梨状肌抽动释放高肌张力。秩边穴的更贴近坐骨神经干。环跳和秩边穴的针刺风险在于容易刺中神经干导致损伤,造成患者下肢出现麻电不适。而胞肓穴完全没有这个风险。针刺到肌腹,震颤催气,触碰筋膜而引发肌肉自发抽动而释放张力。妙!不仅高效,还更安全!
那么环跳和秩边穴在刺激坐骨神经上就完败胞肓了吗?当然不是,比如环跳穴,当我们缓慢进针,针尖靠近坐骨神经干时,神经干周围组织感受压力便会引发神经放电。它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刺激量,即电感传导的远近,最远可以通达足小指。也可以在足少阳经下肢外侧任何一个患处停止。而胞肓引起梨状肌自发抽动触发坐骨神经放电产生的感传是无法控制量的。
重点在于技艺娴熟,临证辨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怎样能治好白癜风